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始建于1994年,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辦學以來,學校始終堅持“創新拉動、強隊伍、優結構、重質量、細管理、特色突破”的治校方略,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育人目標,緊密圍繞國家發展戰略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堅持需求導向,不斷以高質量就業推動高質量發展,致力于國際化開放辦學,致力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民辦本科大學。學校以穩步提升的教育質量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先后獲得教育部教師基金會、省市政府和行政部門的多項表彰和獎勵,學校被授予黑龍江省”高校系統文明校園標兵”榮譽稱號。
學校位于風光秀麗的北國冰雪名城——哈爾濱市,坐落于風光旖旎的松花江畔大學城。獨特的建筑風格、多元的文化、全新的數字化智慧校園、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配套齊全的生活設施,為在校的莘莘學子提供了溫馨舒適的學習與生活條件。
學校圖書館建筑簡約典雅,館藏資源豐富,紙質圖書91萬余冊,電子圖書55.3萬種,紙質報刊265種,電子期刊123萬種。已形成紙質資源與電子數字資源相結合、現實館藏與虛擬館藏相結合的文獻保障體系。
學校體育場館設施齊全,建有室外田徑場、籃球場、排球場、滑冰場;室內籃球館、羽毛球館、乒乓球館、健美操館、足球館、瑜伽館、健身房等場地設施,充分滿足學生的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需要。
學在遠東理工
堅持立德樹人,堅持以人為本,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信息化+教育”,塑造智慧教育教學新形態,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積極推廣問題式、項目式、案例式、探究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和翻轉課堂、合作課堂、虛擬教學等新型教學方式方法,充分激發學生潛能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成效。
建有研討式智慧教室,大力開展研討式、討論式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創造力。
專業與行業對接,多元協同育人,讓學生在上學期間就擁有專業實踐能力和更多從業經驗,學校建有百余個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若干個現代產業學院為學生實踐提供強大支持。
“6332教學模式”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六結合:學思、學用、學賽、學做、學研、學創結合
三貫穿:思政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產教融合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
三對接:對接行業發展、企業需求、職業標準
兩融合:工程文化、產業文化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樂在遠東理工
強化思想引領,服務學生成長成才
學校始終將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以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公寓文化節、社團文化節、體育文化節、合唱展演等品牌活動為載體,營造積極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現有大學生藝術團、Qing音樂社、清韻文學社、國韻相聲社、FE街舞社等67個各類文體社團,既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又為文體愛好者提供了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學校堅持品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三位一體,鼓勵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榮獲“哈爾濱市共青團校園新媒體工作站”榮譽稱號。
近三年我校學生在省部級以上文體競賽中獲獎256人次。
在2019年全國啦啦操聯賽(長沙站)比賽獲學校俱樂部青年丙組集體花球、集體自由舞蹈兩項冠軍。
獲黑龍江省高等學校第二屆校歌國歌大賽一等獎。
學校積極組織開展暑期“三下鄉”、“五元兩日”生存體驗、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全面服務學生成長成才。榮獲2020年黑龍江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榮譽稱號。
賽在遠東理工
以賽促教 以賽促學
學校堅持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為目標,以學科競賽、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技能競賽為載體,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不斷強化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近三年,學生獲得各類專業證書1300余次;開展全校性技能大賽39次,參與學生近2000人次;我校學生在省部級以上文體競賽中獲獎180項。學生參加全國大學英語競賽、數學建模聯賽、全國市場營銷大賽等各類競賽獲獎615項,其中國家級達242項。
目前我校已連續承辦八屆“TRCC全國機器人創意設計大賽”,并取得豐碩成果。
獎在遠東理工
獎、貸、勤、助、補一體,完善求學保障體系
在校學生享受“獎、貸、勤、助、補”等各項國家資助政策,我校建立了以助學貸款為主要渠道、勤工助學為主要途徑、獎助學金為激勵方式、困難補助為輔助措施的多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幫扶體系。
學生在校期間可參評國家獎學金(8000元/年),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年)及學校獎學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享受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政策。
學校設有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每月安排一定數量校內勤工助學崗位,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幫助。還設有鼓勵、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各類集體和個人獎項。
近三年,共有1684人次獲得學校獎學金,發放獎學金69.02萬元;27人次獲得國家獎學金,644人次獲國家勵志獎學金,6867人次獲國家助學金;1544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通過“綠色通道”入學,共為3000多名學生辦理國家助學貸款;為1219人次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共發放勤工助學崗位工資30.75萬元。
創在遠東理工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增強創新創業和就業能力
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融入專業教育。構建了就業指導與雙創教育“三全四融”教學實訓育人體系,將課上指導與課下研修融合、生涯規劃與科學認知融合、素養提升與能力培養融合、創新創業與社會實踐融合。以學思、學用、學做、學賽、學研、學創結合為根本路徑,發揮“TRCC全國機器人創意設計大賽”品牌效應,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管理機制和平臺建設,強化大學生訓練計劃項目;積極培育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成果,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開放的遠東理工
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匯聚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拓寬國際合作與交流渠道,學校是教育部中俄經濟類大學聯盟成員,已先后與俄羅斯、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新西蘭、泰國等8個國家的40多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互派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開展教育和科研合作,構筑國內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合作框架,努力打造鮮明的國際化辦學特色,致力于培養具備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
實現教師互聘、學生互派,實施了“本科交換生”、“本科雙學位”、“本碩連讀”等項目。
為增進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促進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學校每年舉辦海外夏、冬令營,歐美短期游學等多國別多類型的國際交流項目。
成才在遠東理工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
學校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觀,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質量,為考研學子助力,引導學生考研升學深造。學校秉承“堅持以學生為本,為了每一個學生終生發展”的核心理念,將考研工作作為促進學風建設、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的強有力抓手,通過舉辦免費考研輔導小班課等方式,為考研學子打造個性化輔導方案,助力備考學生“百米沖刺”。
學校重視校企合作機制與模式創新,探索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力推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學校在上海市建有遠東理工上海太敬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學院和遠東理工上海灣區浦昕數字媒體產業學院。
學校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途徑,以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創業能力為根本,深度對接“東北振興”、“長三角一體化”、“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全力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畢業生就業地域立足龍江,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輻射全國,布局重點行業、領域。就業單位主要集中在東北老工業基地、京津冀、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畢業生就業率與就業質量連年提升。
(更新于2022年6月)